“人臉識別”已經是當下一個熱門的話題,將“人臉識別”用在工器具上,來提升安全和管理效率,可能鮮有耳聞,但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蚌埠維管段在這個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高鐵供電維管工器具的管理不同于其它工作形態的工器具管理,由于京滬高鐵供電維管檢修作業全部在夜間有限的“天窗”內進行,當檢修作業完畢后,需要在黑夜中對上道的工器具進行清點,而一旦有工器具遺落在線路上,將會對以時速300公里及以上運行的列車安全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為推進京滬高鐵標準示范線建設,加快高鐵供電維管智能化建設步伐,該公司圍繞如何實現對工器具安全、快速、高效管理的目標,成功研發出工器具“人臉識別”智能管理系統,并在該段成功上線運行。
該系統是基于物聯網技術,利用超高頻 (RFID) 電子射頻自動識別技術,給每一個工器具建立“身份證”,并將所有參與生產作業的工器具物物相連,實現在終端管理平臺對工器具的識別、使用、監控等全過程的精細化、標準化、智能化、可視化、信息化的維護管理。
該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工器具名稱、型號、技術規格等精細化管理,有效避免物料與實際庫存不符等情況,保障作業領用的準確性,減少企業采購成本。同時,通過清點一體機和手持終端的配合使用,員工領料出庫時間可由原來的2分鐘一組縮短至15~20秒一組,并實現上下道快速清點,對漏拿工具進行預警提示并鎖定遺落位置,在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有力保障了列車的運行安全。
京滬高速鐵路供電系統由接觸網、變電及電力三個子系統組成。接觸網子系統包括京滬正線1318公里和三個樞紐(濟南西、徐州東、南京南)接觸網工程,共計3560條公里接觸網;變電子系統包括沿線設置的24個牽引變電所、26個分區所、49個AT所等;電力子系統由沿線設置的25個10KV配電所、9843條公里電力電纜等組成。
京滬高鐵維管公司自成立以來,以“為高鐵供電護航,為品質生活提速”為使命,以成為“行業領先、國內一流”的高鐵維管專業公司為目標,以六個專業化為手段,積極創新高鐵維管模式,總結高鐵供電維管規律,為京滬高鐵安全運營暢通做出了積極貢獻。
聯系方式: 0531-88755253 155-8885-7503 | 郵箱: ylink@sdiot.net | 地址: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 舜華路南首齊魯軟件園大廈11樓 |